什麼是 Musicianship? 頂尖音樂家們窮極一生修煉的核心素養
什麼是Musicianship?
我把它解釋成音樂核心素養,一個音樂家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就如同在職場中要具備文書處理、簡報、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核心能力一樣,在此篇文章裡,我將音樂核心素養分成十大能力,每個能力彼此相互影響著,這十大能力分別為
1. 詮釋 (Interpretation)
2.音色 (Tone)/聲音 (Sound)
3.對時間的掌控能力 (Timing)
4.聽力 (Aural Skills)
5.樂理的內化 (Music Theory)
6.視奏 (Sight-Reading)
7.樂器的操作能力 (Technique)
8.作曲、編曲、即興及製作能力 (Composition, Arranging, Improvisation and Production)
9.曲風掌握度及曲目的熟悉 (Style and Repertoire)
10.音樂發展的歷史 (Music History)
詮釋 (Interpretation)
「Express yourself! 」「Express your emotions! 」這兩句話應該是我在美國攻讀吉他演奏時最常聽見老師對我們說的話。
詮釋是每個音樂家表達自己的方式,其中包含了Phrasing、Dynamic,如同每個人有自己說話的方式。
想像一樣的台詞,由不同的演員口中呈現出來的會是不同的斷句及抑揚頓挫,進而傳達出不同的情感。
除了發展獨特的表達方式,音樂家如何真實地呈現自己進一步去渲染並感動台下的聽眾,也是每位音樂家需要面對的人生課題。
音色 (Tone) / 聲音 (Sound)
在台灣常常聽到大家說「Tone 在手上」,在國外的時候,有幸參加過很多的大師課,大部分音樂家的觀點都是 「Tone 在心中」。
其實這講的都是同一件事,演奏者必定是要先在心中聽見要呈現的音色,再藉由對樂器的操控能力去把心中的音色完整的演奏出來。
而發展音樂家獨特自有的聲音,也是一趟漫長的旅程,隨著年齡的增長,歷練的增加,技巧的提升,在不同階段的音樂家皆會有當下屬於自己的聲音,而聲音也是一個音樂家最容易被辨識出來的特色。
除了Tone的控制和獨特的聲音,產生適當的聲音去融入一同演出的團員們及不同的表演空間,相信這更是需要經驗以及反覆的嘗試才能獲得的能力。
對時間的認知 (Timing)
有句話說:「音樂是時間的藝術」,擁有好的Timing,除了演奏者心中要有一個非常強烈的「Inner Clock」。
也要能根據團員們的「Inner Clock」彼此配合微調,讓整個樂團演奏在同樣的脈動上,國外有句話叫「Playing in the Pocket」,如此才能讓聽眾沈浸在順暢的聲音流動感中。
音樂家們也會藉由把音符彈在正拍的前面一點(ahead of the beat)或彈在正拍的後面一點(behind the beat) ,來發展他們獨有的說話方式。
另外,如何巧面地運用安靜來凸顯演奏的張力,就像藝術家們運用留白來彰顯畫作的重點一樣,所有的休止都是為了孕育更大的能量。
聽力 (Aural Skills)
除了聽出音程、和聲、節奏,這些在音樂學院裡受重視的基本能力,最重要的還是在合奏時能夠打開耳朵注意團員們的演奏,微調自己彈奏的速度以及產生適當的音色。
我自己覺得有一個至少要達到的門檻,就是可以在心中聽到想演奏出的聲音並且無誤的演奏出來。
至於在爵士樂演奏中如何快速的辨認出鋼琴家彈奏的和聲、管樂手吹奏的旋律以及鼓手的節奏,並做出與之適當的互動,那又是另一種超能力了。
當代的音樂家們也需要培養對不同頻率的敏銳度,及音色處理的創意性,鍛鍊在心中可以先聽到理想作品的全貌,這樣在音樂製作時,不管是協同合作還是自己通包都能更加得心應手。
樂理的內化 (Music Theory)
學習樂理就像學習英文一樣,英文如果只知道文法,不去使用和內化,那永遠只能停留在考試階段。
文法也只是前人整理出來的一種通則,正如同我們需要用英文去接觸世界上第一手的消息。
熟悉樂理讓我們可以有一個準則去分析不同音樂家的作品,洞悉其創作的素材,進而吸收學習內化,成為自身創作及演奏的養分。
視奏 (Sight-Reading)
視奏是看譜演奏的能力,它連結了記憶力、聽力與對樂器的熟悉度,音樂家在視奏時,不會只看當下要演奏的音符,一定會往前看一個小節以上,在看到即將要演奏的音符時,腦中也已經聽到其旋律,並藉由對樂器的熟悉度把樂譜上的資訊正確的呈現出來。
擁有好的視奏能力,不僅在練習樂曲上幫助很大,在這時間就是金錢的社會,通常商業演出彩排的機會只有一兩次甚至直接台上見。
在樂團領班發完樂譜後,就要直接開始演奏了,如果沒有具備一定的視奏能力,可能就因此失去了表演的機會。
樂器的操作能力 (Technique)
樂器是音樂家發聲的工具,樂器的操作能力就是演奏樂器的技巧,不直接說技巧的原因,是太多人會把技巧跟速度聯想在一起。
技巧包含了彈奏的準確度和對樂器的熟悉度,舉凡彈奏準確的拍子、正確的音符、適當的音色到演奏不同的表情。
精進演奏技巧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真實地呈現內心所想,當演奏者不需要顧慮到技巧不足時,便可以專注在詮釋及發揮創造力上面。
作曲、編曲、即興及製作能力 (Composition, Arranging, Improvisation, and Production)
作曲就是一趟音樂家探索自我的旅程,透過作曲的過程,真誠地審視自己的能力並一次次的做出新的嘗試。
編曲則像為曲子賦予一種心情,同樣的曲子可以藉由不同的編曲賦予不同的心情。
有人說即興就是快速的作曲,我覺得即興比較像是在說話,跟平常練習的內容有關,如同我們說出來的話跟我們平常的生活和念過的書有關,而作曲就很像在寫文章,需要好好的思考並且嘗試創新,經過千錘百鍊後得到的成果。
製作則是把作曲和編曲打造成一個完整的產品,在有限的資源下如何成就產品最大的價值,這又是另一門大學問了。
曲風掌握度及曲目的熟悉 (Style and Repertoire)
對於曲風的掌握度,包括了不同曲風有不同的律動、適合該曲風的音色、常見的樂團編制以及該曲風在流派上的發展。
有特色的音樂家都會先專注於一種曲風,等到精通該曲風後,進而融入其他曲風的元素,來發展個人獨有的風格。
而要精通一種曲風,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該曲風的經典曲目,藉由大量的練習經典曲目,可以了解該曲風的律動、音色及發展脈絡,熟悉經典曲目更可以拉近音樂家彼此的距離,增加彼此合作的機會。
音樂發展的歷史 (Music History)
以前在學校每個學期都有不同音樂風格的歷史課,一開始我還會覺得為什麼要大老遠跑來花時間在念歷史。
後來才慢慢的有了不同的看法,了解音樂發展的歷史,知曉各種風格的音樂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在演奏時也更能掌握演奏該曲風應有的態度。
同時如果想在演奏和創作風格上有所創新,那更需要鑑往知來,在已知的事物上做新的嘗試組合。
近年來電腦音樂科技日新月異,音樂創作不再局限於曲調與技法,電腦演算的進步開創了音色發展的無限可能,讓音樂家們有更多的可能去融合並開創新的時代。
看看其他人是怎麼說 Musicianship
除了上面的影片以外,這裡也有一篇英文的文章詳細的說明了What is Musicianship? 可以發現大家的觀點到最後都是要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結語
了解了什麼是Musicianship,也知道了成為頂尖音樂家的修煉之路,看完這篇文章可能已經嚇壞一半剛開始踏上音樂之路的音樂人們。
不要感到前路茫茫,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成為頂尖音樂家,音樂不是體育競賽,真實地呈現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呼應在第1項能力<詮釋> 裡提到的,學校老師總是對我們說「Express your emotions! 」,也許他們已經認為我們成為頂尖音樂家的機率極低。
所以需要給學生正確的觀念,總是鼓勵著我們要成為特別的而非頂尖的,畢竟每ㄧ年光是進入美國各大音樂學院的新生就不知道多少人了。
不管年齡的大小,成為一個獨特的音樂家是我們可以努力為之的,以上3-10項的能力都可以藉由進入學校或者拜師學藝來快速達到入門的程度。
之後發展音樂家自己詮釋的方式和獨特的聲音,將成為每位音樂家首要的課題,最後希望同在音樂之路上載浮載沈的你我,有朝一日可以找到那獨特的自己。
Leave a Reply